张爱玲的短篇《爱》让我们知道,有一种情深缘浅,是不够勇敢
小说写的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一件事:某村庄里一个小康之家的女孩,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女孩穿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却没打过招呼。大概那晚桃树下的女孩太美,引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两个人的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然而若干年后,女孩经过人世沧桑变成一老太太时,却还念念不忘那天、那树、那人,常常对人提起。
这样的一个极小故事,被作者优美的文笔一经渲染,仿佛像一颗盛开的桃树,置于我们对春天的想像之中,又美又惆怅。
为什么女孩忘不掉那年轻人?答案就是小说的主题“爱”。
在女孩的心理,是爱慕那年轻人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心里记了一辈子。可是,当那年轻人终于鼓起勇气走过来搭讪,女孩却羞涩的不知说什么。这是青葱少女的通病,李清照在《点绛唇·蹴罢秋千》里生动描写了一位小女孩“见客来”害羞的样子: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尤其在受封建礼教“男女授受不亲”影响下的旧中国村庄女孩,思想是十分守旧的。
那年轻男孩一定是喜欢女孩的,要不然也不会走上前跟女孩搭讪。想必他也是脸皮薄的人,因为住在对门,见过面,心存爱慕却从来没有打过招呼。
在那个春天的晚上,开满桃花的树下,人面桃花,那年轻人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骚动,走过来向女孩打招呼,可是正是由于女孩的“没有说什么”,那年轻人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两个人的缘分就此终结。
唯有爱令人难忘,那年轻人让女孩惦记了一辈子。
我想,这篇小说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大概这种因“情怯”、“顾及”而错过爱情的经历太普遍了。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悄悄地喜欢上一个或几个异性,那么喜欢,却因害怕拒绝,而最终也都选择放在心底,留一生遗憾。
小说内容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但爱情中的“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情结都是一样的。
大明星段奕宏在大学里便爱上了陶红,可是由于自卑始终没有表白,等到若干年后,段奕宏功成名就,才在电视节目里说出自己当年喜欢陶红。陶红打趣:“为什么不早说?”
纵然柔情深种,可惜这时的段奕宏和陶红都早已成家,已经不可能在一起了,只有回忆湿他们的眼眶。
我们普通人会把这种遗憾归结为有缘无分或者是情深缘浅。而才女张爱玲却对此做了深刻分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世界上这么多的人,我们能够相遇,所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时间长河不见首尾,而我们没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可见“相遇”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恰恰我们又互相喜欢,这又是何等的缘份!
由此张爱玲发出感慨:即使机会难得,互相爱慕的两个人也只说了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这种无关痛痒的话,错失良机!
女孩后来命运曲折: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
人往往是这样的:越是不幸福,越对可能幸福的过往不忘,越心生遗憾。
如果那天晚上,女孩积极回应一下那年轻人,比如说:“是的,你看这儿的桃花好美。”或者年轻人没有退缩,再问一句:“这儿的桃花可真美,你在看桃花?”或许,很有可能,两个人从此又一个天地。
台湾作家李敖,追求妻子王小屯的故事。
1985年的一天下午,李敖路过台北仁爱路的一处公车站,看见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且气质佳的女孩正在等公车,立刻被女孩所吸引。他当机立断,决定上前搭讪。
这个女孩就是王小屯,当时叫王志慧。李敖对她说:“你好,我是李敖。”王小屯听说过李敖的大名,她收下李敖递上来的名片,很客气地说了句“你好”。从此两个人拉开爱情的序幕……
后来蔡康永在节目里问李敖,你就不怕人家女孩子拒绝你吗?李敖回答说:“干这种事就不能要面子,因为女人比面子更重要。”
于丹在文章里写:生命来来往往,我们以为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可能一瞬间就永远消逝了;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万劫不复,永不再来。
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一念既起,拼尽心力当下完成,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如果我们勇敢一点,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缘,那么我们就不会留下像桃花树下那样互相爱慕却错过的遗憾。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