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五张羊皮换来竟帮秦国称霸
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秦国著名的政治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对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形成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奠定了基础。
百里奚并不是富二代出身,相反是穷苦出身,但他人穷志不短,在年少的时候便嗜书如命,成为当地有名的“书虫”。三十好几才结婚生子,而后出去游历闯荡,却一直不得志。
历经宋、齐等国,在齐国盘缠用尽,只能沿街乞讨,后得遇高人蹇叔相助,命运开始有了转变。在虞国当任大夫,因老板虞君贪财好利,目光短浅,导致亡国而成为晋国俘虏。后作为晋国公主陪嫁的奴隶,送往秦国。作为女人的陪嫁品,他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便趁机在路上逃往楚国。被楚王抓住,为楚王养牛,他认为他的人生就这样了……
没过多久,秦穆公在陪嫁名单上发现少了百里奚这号人物,一问得知是大才,便以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到了秦国。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在这样的古稀之年,一个老人,还能怎样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呢?
1、假途伐虢——不要与愚人谈谋略
公元前655年,晋国意欲灭掉虞国与虢国,碍于这两个国家结盟的关系,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下手。晋国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既然是同盟关系,要攻占他们不易,那就先离间之,破坏他们的同盟关系后,再逐个击破即可。俗话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与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两个国家为什么要结成同盟,肯定是基于利益的判断。当合的利益大于离的利益,则结合之;当离的力量大于合的力量,则背弃之。
只要找到让他们相离相弃的那个“破坏点”,从此切入,再慢慢把伤口撕裂,必然能够瓦解他们间的同盟关系。荀息知道虞君贪财好利,目光短浅,于是让晋献公把他的两个宝物——宝马与白壁先送给虞君,巴结他,让他被喜欲冲昏头脑,再向他借道用兵。先灭虢国,返途再灭虞国,一举两得。突然天降宝物,而且是两件,虞君当然喜出望外。智者很容易就看出,这显然是个局,天上哪有掉馅饼的事,分明就是骗傻瓜的套路。
此时,百里奚正在虞国当大夫,以他的智略,他当然知道这是晋国的阴谋,他对虞君阐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但虞君不听。他知道跟愚人谈谋略,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所以他适时闭口不再说话。然而同为大夫的宫之奇却冒死再三进谏,继续阐述虞国与虢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虢国一亡,则唇亡齿寒,晋国最后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君却认为,为了交一个弱者而去得罪强者,那才是傻瓜呢。
事后,百里奚对宫之奇说:“对愚人谈谋略,无异于对牛弹琴,把珍宝丢在路上。”宫之奇说:“作为谋臣,我已经尽到了我的进谏之职,虞君这人贪财如命,实在是鼠目寸光。此地不宜久留,等晋国灭了虢国后,虞国必亡。”于是连夜带着族人离开了虞国。然而,百里奚却没有走,留了下来。最后晋国灭亡了虞国后,百里奚跟虞君都成了晋国的俘虏。后来百里奚被当成晋国公主的陪嫁奴隶送往秦国,只是途中他逃跑了到楚国。
一列火车将要驶向深渊,智谋之士看到了事之危,建议改道而行,再往前开就要坠入深渊了。而列车长却不以为然。这时候,不一样的谋士就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有的谋士会赶紧离开,因为继续留在车上只会车毁人亡,比如故事里的宫之奇。而有的谋士却会选择留下来,虽然知道会死,但我不能就这样抛弃国君而走,因为这是不忠不义,百里奚就是这样的人。
百里奚这样的大才,为什么会在虞国这个小平台谋职呢。因为他前半生都穷困潦倒,后得遇蹇叔的相助与推荐,当上虞国的大夫。在上任前,蹇叔就跟他说:“我看虞君为人,主观武断,是个难以成事的主。”但那时候百里奚实在是太穷了,好不容易有个大夫的官位做,为啥不做呢。所以他明知自己在虞国当大夫已经是不智之举,只是为了生存而为之。如今虞国要灭亡,我再离弃虞君,那就是不智不忠之人了,于是他就这样被晋国俘虏了。
2、大器晚成——人穷志当存高远
百里奚出生时,家里十分贫穷。有多贫穷呢?我们来讲个故事:百里奚三十多岁才结婚,这在古代已经算是非常迟的了,要不是家里穷,娶不起亲,谁会等到这个年龄才结婚。他娶了一个叫杜氏的妻子,他的妻子可谓相当有眼光,非常善解人意。他知道百里奚不是那种窝在一个地方碌碌无为一辈子的人,而是身怀经世抱负,有惊天才学的男人。所以她鼓励他的丈夫出去游历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一展才学,实现内心抱负。
说完之后,第二天,百里奚的妻子,一早起来,就把家里唯一的一只下蛋母鸡杀了,就为了让他在离开家时能吃上一顿饱饭。杀了鸡煮鸡时,发现家里柴火不够,不得已把家里大门的门闩给撬下来塞进灶膛……连门闩都要拿来当柴烧,可想百里奚家里穷到什么程度。
虽然自小就很穷,但百里奚却心怀大志。他买不起书,就到处找别人借书看,时间一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书虫”“借书郞”。甚至结婚生子后,他依然嗜书如命,依然过着书虫的生活。事实上一直到百里奚七十岁,他的人生路都十分坎坷路。70年,世间有多少人的抱负心志能够坚定的走到古稀之年依然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这份坚定与坚守,世间罕见。在他七十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人生中久久寻觅的明主——秦穆公。
当虞国被晋灭亡后,百里奚成为了晋国的俘虏,后来被作为晋国公主的陪嫁奴隶送往秦国。但百里奚觉得这是耻辱,逮到机会就逃跑了,逃回楚国的宛邑后,又被楚王抓住当成奴隶为楚王养牛。宛邑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在春秋时期,出过两位大神级人物,第一位我们第一期的谋士课程讲过,他就是辅助越王勾践灭吴霸越的范蠡。第二位同样是辅助一国成为春秋霸主的传奇人物,他就百里奚。后面的三国著名谋士,如诸葛亮也是南阳人。
秦穆公看陪嫁名单,询问得知百里奚是大贤才,但却没有到秦国。经过调查后得知,百里奚在楚国为楚王养牛,于是想花重金把他从楚国手里赎回来。但明着买而且花重金,显然是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个重要人物。于是他的谋臣给他一个策略:贵物贱买。于是秦公派人跟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逃到你的地盘上了,请允许我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来。”羊皮换相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所以百里奚也被称为“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秦穆公是位胸怀大志之主,非常有野心,一心想称霸诸侯,所以他求贤若渴。百里奚就是他朝思暮想、渴望已久的大贤。但当他第一眼看到百里奚时,就如严冬吃寒冰——心顿时凉透了!满头白发,一脸皱纹,行走颤悠,不无遗憾地说道:“年近七十,可惜老啦!”百里奚听完,哈哈一笑,朗声说道:“大王派人上山打虎下海擒蛟,我确实老迈了不能胜任;但如果咨询我治理国家、强大国家的智略计谋,我比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呀!”
百里奚自比姜子牙,可见他胸中暗藏韬略,志在霸天下。秦穆公一听,觉得此人非同凡响,于是邀请他深入交谈。一谈就是三天三夜,秦穆公问及如何称霸的问题,百里奚给出的战略谋略都深得秦穆公信服。秦穆公当即拜百里奚为上大夫,委以国政。但百里奚坚决辞让不接受,并推荐自己的贵人与好友蹇叔当上卿。因为蹇叔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帮助过他,而且在他人生进阶路上,都能做到洞若观火的给到他最透彻最明智建议,所以他知道蹇叔是大贤才,也一并推荐给秦穆公。
最后,秦穆公就让他用重礼,将蹇叔请来秦国,让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国的上大夫。百里奚七十多岁才怀才得遇,遇上明主,得以施展自己的惊天绝学,可谓是大器晚成。由此可见,人生即使从七十岁再开始创业,也不算晚。百里奚只用了六七年,就帮助秦国成为一方霸主。只要有一颗志心,只要志向在,人生就不会显老。人生的结束,结束于心火的熄灭。
3、东进战略——称霸受阻显神威
秦国在百里奚的辅佐治理下,逐渐强大起来。晋国是秦国东出争霸的强大阻力。要东出争霸中原,必须要把晋国收拾掉,然而晋国也是春秋时强大的霸主,要收拾谈何容易。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内部为了争权引发内乱。晋献公的妃子郦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然而不久就被大臣里克杀死了,晋国国君之位一时间没了继承者。
百里奚看到机会,带兵护送公子夷吾回归晋国继位。夷吾对百里奚说,只要送我回国继承王位,我便把河西五城割给秦国。但夷吾这个人,荒淫无道,背信弃义,当上国君之后即反口不认账。秦晋两国关系就此破裂,差点干起来。过了两年,晋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向秦国求救。秦大将主张应当趁机进攻晋国,而百里奚却说:“福祸无常,夷吾得罪了您,但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过呢?”最后秦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建议,给晋国送去了粮食。
谋士虽然智谋高超,但并不是随意杀戮之士。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可见,百里奚不仅知兵,而且知人心。要称霸天下,谋取天下,关键在于得人心。这次人道主义的义举,征服了晋国的人心。我们说圣人以道德立教,德养百姓,泽被天下,这才是圣贤的作风。
那么,什么不是圣贤的作风呢?过了两年,福祸更替,到秦国粮食欠收,发生了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粮食救灾,还出兵攻秦!秦国当然予以反击,哀兵必胜。第二年秦国在韩原这个地方与晋国展开大战,双方死伤惨重,最终秦国战胜了晋国,还俘获了晋惠公。虽然胜利了,但百里奚主张放晋惠公回国,继续保持秦晋友好关系,为秦国的发展争取最大限度的时间与外部环境。晋惠公死后,又是百里奚帮助重耳从楚国回国继位,重耳就是后来的霸主晋文公。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百里奚建议秦穆公把周襄王接到秦国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乘机称霸。但因晋国的阻拦,没有成功。三国时的曹操就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策略,赢得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与主控权。可见百里奚的谋略之深远。晋国在晋文公这位雄才大略之主的治理下,终于称霸诸侯,成为春秋霸主。而百里奚继续着手修复秦晋之间的友好关系,乘着晋国这颗大树来壮大自己。他与晋国合谋,去征伐与楚国结盟的小国曹国、卫国与郑国。
秦晋联军,在城濮打败了进犯中原的楚国军队,使楚国领兵的最高军政长官令尹子玉自杀。自此,秦国成为继晋国以后,北方最具实力的强国。事实上,秦国一直是西方的小国弱国,而且经济文化,特别是农业技术很落后,以致于一直贫弱。是百里奚带来了周朝先进的文化与农业技术,才逐渐让秦国强大起来。秦国为什么干不动晋国,而要一直修复与晋国的关系,就是因为自己太弱小,要借力晋国,才能让自己壮大。
百里奚借力晋国壮大秦国,事实上已经做到了,强国真的强大起来了,这让秦穆公的胆子更大了,开始了东进争霸战略方针的实施。公元前628元,一代霸主晋文公死了,秦穆公急于称霸中原,刚好郑国有秦盟军做内应,于是决定派兵千里去攻打郑国。但百里奚不同意,他说:“跨过数国地界,千里去打野,这个做法不妥。即使有内应有情报,你怎么知道郑国就没有我们秦国谋略方面的情报呢?”
秦穆公说:“你们老了,不懂的了,我已经决定了。”在秦军出发前,百里奚对秦将说:“你们的部队如果失败,一定是在肴山的险要处。”结果秦军还没到郑国,就被一个郑国商人弦高给蒙了,说郑国已经知道秦国出兵,做好了防守和抵御的准备了。于是秦军放弃了攻伐郑国,却顺手灭了晋国的边境的一座城邑。这时正是晋文公大丧期间,晋国举国震怒,发兵突袭秦军。秦军果真在肴山的险要处被晋军打的大败,死伤惨重,无人逃脱,连领军的三位将军都被俘虏了。
为了报仇,秦穆公两次派出军队攻伐晋国,第一次铩羽而归。第二次,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再次派出军队攻打晋国,结果大败晋军,夺取了王官和郊地,为肴山战役报了仇。晋国领略了秦军的厉害,为了避其锐气,所有城池都闭守不出。无奈,秦军在肴山埋葬之前战死的将士尸骨,祭祀阵亡将士的亡灵后,班师归国。
经过这两次与晋国的战争较量,百里奚进行深入的洞察与分析,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东进不宜,当以西霸。也就是说,以目前的形势分析与力量的对比,秦国东进称霸的道路,已经被晋国牢牢的锁死了。秦国应该审时度势,避实击虚,实行向西称霸的战略。
这才是谋士所为。度权量能,审时度势,对敌我都有深刻的洞察与分析,知道此时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的力量能够做成什么,怎样才能更加迅速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4、避实击虚——西进称霸威服戎狄
东进不成我西进称霸行不行,强者一时间打不过,我先去收拾周边那些弱者,扩大自己的地盘,发展农业工业,蓄养百姓,富国强兵,等我积蓄足够强大的力量,足以征服天下的力量时,我再东出中原,争霸诸侯,各个击破,统一中国。在百里奚的精心谋划下,秦国开始了向西称霸的战略方针。在秦国的西部,生活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戎狄部落和小国。这些戎狄人十分强悍,骑马射箭个个都是好手,并常常突袭秦国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威胁秦国。
怎么搞定这几十个部落国家呢?这是一件值得深入思虑与谋划的事情,怎样做才能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免实力损耗过大,反而内伤了自己。怎样才能最高效率最低损耗的将结果最大化呢?普通人的思维,要打几十个都比自己弱小的国家,那就一个个的打过去呗,怕啥,直到打服他们为止。这样的打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很有可能,才打了几个国家,剩下的其他的国家全部联合起来对抗你,最终反而把你给灭亡了。
正确的谋略是什么呢?那就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先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看看这几十个国家里面,谁最能打,谁的实力最强,谁在其他部落与国家之间有较大的威信。这个国家的领导管理团队怎么样,谋士的水平如何,国政军政与经济怎样,百姓的人心向背,百姓的生活水平怎样。
分析完这个国家的情况与领导团队的情况之后,根据对方的实情与实力,设计一套针对性的征服这个国家的计策与谋略。只要最强大的那个被征服了,其他的小国家小部落,迫于强者的威势,自然会降服。谁不服的再去打服,这样就能做到以最低的损耗取得最大化的结果。
鬼谷子在《飞箝术》里面说到,作为强者,要强强联合,先搞定所有的弱者,再来搞定其他的强者。如果自己本身是弱者,就要弱弱联合,以抵抗强者的压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成为强者。然后以强连横,实现对所有强者的超越,直至自己成为最终的那个强者。
秦国就是利用这样的策略计谋,先锁定出最强的那个,然后用计搞定他们的领导人。其次,这个国家里面也会有智力高超的谋臣,他们会识破你的计谋,这个时候就要想方设法挑拨他与君主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产生矛盾,君主自然不会再信任谋臣。这个时候,秦国再以宾客之礼接待敌国的谋臣,收服他归于秦。然后与他合谋,如何谋取其他的国家。因为不同的部落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你要打败他们,就要先彻底的了解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的人帮我们去了解,帮我们出谋划策。
就好比说,你要出国旅游,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要玩得尽兴,当然要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景点,最好有当地的导游带着我们去玩。以前行军打仗根本没有导航而言,也不一定有当地的地理地势地图,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凭借地理的优势给击败,甚至全军覆没。所以说,出色的谋士,他所制定的计策谋略,能够为我方避免掉众多的危险,能够最大化的降低我们投入的成本,最大化的提高我们的收益与结果最大化。这就是谋士的核心作用,一谋可败一军,一谋可灭一国,一谋可霸一国。
秦国在百里奚正确的谋划下,搞定了西戎大小几十个部落国家,让秦国拓土千里,扩增了大量的百姓人口。有了土地和人口这两个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只要谋划得当,秦国的强大,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5、听琴认妻——高位不忘情
百里奚从三十几岁就出去闯荡天下,直到七十多岁才功成名就。这中间的四十年,百里奚回过一次家,但回去后发现自己的房子都倒塌了。问邻居得知,因为战乱,他妻子带着儿子外出逃荒去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音讯。百里奚一听,又想起了自己当年出门前,妻子支持自己出去实现理想的那些话语,妻子为此还把家里唯一的一只会下蛋的母鸡杀了给自己做了顿饱饭,只是嘱咐自己的,他日富贵了,莫相忘……想到这里,瞬间泪崩了……现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自己是功成名就,位极人臣了,但妻子儿子是死是活都还不知道。百里奚在那么大的年纪,有着这样一段刻苦铭心的经历,内心一定是相当的痛苦。
有一天,他的妻子乞讨到秦国,听说秦国的宰相就叫百里奚,但她不能确定,那个是不是就是自己的丈夫。因为一介平民要当面见到一国的宰相,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她就来到相府应聘,做了相府洗衣服的佣人,以便伺机辨认。一日,百里奚举行宴会,歌舞交错,甚是热闹。这时一个洗衣服的女佣(他的妻子),说要为百里奚演奏一曲,百里奚很高兴的就同意了。只见那个洗衣服的女佣走到大庭广众之下,抚琴自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听着这委婉幽怨,耐人寻味,字字真切的歌声,百里奚大为惊讶,就上前去询问。一问才知这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杜氏!当即两人抱头痛哭……百里奚为秦国所做出的贡献,原本就得到了秦国百姓的一致好评:“谋无不当,举必有功”。甚至到商鞅时,都有人在商鞅面前歌颂百里奚。再听到百里奚相堂认妻的事情后,秦国百姓更为感动。秦穆公还送上了重重的贺礼。
百里奚位及人臣,居于高位,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糟糠之妻,这才是圣贤的人品与德行。百里奚的儿子也在百里奚的教导下,成为了秦国的一名大将。百里奚去世后,据记载,秦国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唱歌谣,正在舂米的人也因过于悲哀而不发出相应的号子。可见,百里奚在当时秦国百姓心中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
百里奚是一位极其出色的谋士,虽然大器晚成,但他为秦国的谋划,为秦国的强大,作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老枥伏骥,志在千里。百里奚,一位自比姜子牙的传奇谋士。
【相关文章】
★百里奚---五张羊皮换来竟帮秦国称霸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