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猫马拉色菌性皮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猫马拉色菌性皮炎通常是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引起,在临床上很常见,经常由于其他潜在疾病引起,或者与其他皮肤病并发。与癣菌病的症状表现完全不同,此病是瘙痒症的典型代表,而癣菌病则是脱毛症的典型病因。
马拉色菌是具有厚壁的单细胞酵母菌。单细胞的马拉色菌一般为椭圆形、圆形或圆筒形。细胞在出芽时会形成“花生”状。马拉色菌会通过母体的生殖道,或产后的舔、理毛传给幼仔。健康动物大多会在耳道、肛门腺、指间和皮肤黏膜结合处(嘴唇、包皮、阴道和肛门)存在马拉色菌。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则不会出现。粘膜储存的马拉色菌能通过舔或理毛散播到皮肤上。
马拉色菌可能移居在皮肤表皮层的浅层,以及毛囊漏斗区的角质层。马拉色菌和表皮的葡萄球菌形成共生的关系。共同制造互惠的生长因子和良好的微环境。因此经常可以发现脓皮症并发马拉色菌性皮炎。所以治疗中控制细菌数量比单独抗真菌效果理想。
一、流行病学
在平衡状态下,厚皮马拉色菌是健康动物共生菌,生活在角质细胞表面,脱皮、表皮脂质的抗真菌作用和非特异性的防御机制(例如:血清lgA)阻止其过度增值和感染。马拉色菌与共生性葡萄球菌有共生关系,马拉色菌性皮炎经常并发细菌过度增值或脓皮病。所以治疗中控制细菌数量比单独抗真菌效果理想。
二、发病机制
1、条件病原体
a、当宿主防御机制(物理、化学、免疫)损害,增值和感染增加。
b、例如:异位性皮炎、其他过敏症、内分泌病、角化缺陷,免疫抑制(FIV/FELV),之前的抗生素治疗,湿度过高,皮肤皱褶,慢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2、破坏角质层
a、瘙痒性损伤(过敏)。
b、生物化学:潮湿、免疫异常,角化缺陷导致皮肤表面脂质改变,内分泌病。
C、酵母菌和细菌的酶(酯酶、脂氧化酶、蛋白酶、尿素酶)。
3、免疫系统接触马拉色菌抗原和产物。
4、马拉色菌性皮炎/超敏反应。
马拉色菌分泌各种酶改变皮肤的PH值,激活补体和释放炎性介质,使皮肤的微环境更加适合马拉色菌和葡萄球菌的生存,并制造炎症和瘙痒。
宿主皮肤的特殊部位(皮肤褶皱、悬垂的嘴唇、多毛的足部)、炎症、渗出、自舔等制造的温暖潮湿的微环境尤其适合马拉色菌。角化缺陷和内分泌也可以提高湿度,改变皮脂的数量和质量。但是皮脂的制造和马拉色菌增殖关系仍不清楚。另外,自我搔抓、角化或代谢的缺陷也会使马拉色菌建立增殖基础。
三、临床症状
1、红斑、黄色皮屑和结痂、油腻和恶臭皮肤。
2、面部、脚、颈腹侧、腹部、指间、甲床、皮肤皱褶。
3、分泌物为黄色或棕色的盯聆性耳炎。
4、瘙痒
肿瘤和严重患病的猫可见全身性感染,盯聆性耳炎,甲沟炎和下巴痤疮,德文科斯和斯芬克斯猫易感。
四、治疗方法
马拉色菌性皮炎跟猫咪的自身抵抗力有很大关系所以加强营养很重要,可以给它吃一些白水煮鱼、营养膏。配合药用的洗浴给它洗澡,推荐是皮炎康。
另外,外部治疗可以用香波:氯己定2%、恩康唑2%;硫化硒;酮康唑;吡罗克酮环匹罗司乙醇胺带单糖。或是口服:
1、酮康唑:5-10mg/kg,与食物同服,14-28天,可能有副反应
2、伊曲康唑 :5mg/kg,,副反应少,较贵,可以一周吃药,一周停药 3、特比萘酚:30-40mg/kg。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共有 0 条评论